光驅作為數據交換使用最為頻繁的一個外部存儲器,更多的是向計算機傳送數據的一個主要通道。除了網絡以外,因為數據的載體光盤已完全取代了磁盤成為數據交互的最主要的載體,筆記本的光驅與臺式機光驅的區別就是尺寸小而薄,其尋跡伺服電路,以及數據整形放大電路,都是采用單片機編程的控制電路,從而大大簡化了硬件電路,提高了性能和減小了電路板的尺寸。其激光頭采用了微型激光頭,光學結構也極為簡潔而實用。托盤的進給機構也省去了臺式機的龐雜多齒輪齒條機構,而采用了簡潔的電磁彈出式的雙段復合托盤結構來適應狹小的超薄空間。其外部尺寸與電器結構均以標準形式制造,所以光驅的更換與安裝適合幾乎所有的筆記本,除了一些IBM的特殊機型采用更薄的光驅除外,筆記本光驅的生產也幾乎為僅有的幾家國外的大公司所壟斷,如:三星、東芝,替阿克、廣達、索尼、LG、康柏等幾個商家生產,而幾乎所有的筆記本電腦都是使用這幾家生產的光驅。 光驅從最初的CD--ROM到DVD--ROM、DVD--CD-R(康寶)、DVD--DV-R(蘭寶),其功能得到很大的擴展,從讀CD到DVD,又從只讀到能把數據寫到光盤上,實現了讀寫功能,數據格式的寫入也從CD格式發展到DVD格式,從而使寫入的數據容量變的更大,使有限的光盤載體能夠容納更多的數據,但光驅體積沒有增大,反而更小,所有的這些發展從硬件上優化過的更專業的單片機的應用,即DSP。使數據的讀取與處理具有軟件處理無法比擬的更快的速度,由于激光頭是一種功率器件,所以光驅相對于其它外設是一種易耗的備件,其維修通常以從新調整激光功率為主,清潔光頭,和通過編程加大對光盤的搜索深度。常規的方式應采取更換,這就涉及到主板與光驅的兼容問題,即主板的固件(BIOS)與光驅的固件相互的通信與識別,
|